在 2025 年男篮亚洲杯小组赛中国男篮 93-88 险胜沙特的比赛中,锋线新星王俊杰的表现引发巨大争议。尽管他上半场 8 投 4 中高效贡献 10 分 4 篮板,但下半场却被郭士强弃用,甚至赛后遭到严厉批评。通过慢镜头回放和战术分析,王俊杰在攻防两端犯下的 8 次致命失误,成为教练组无法容忍的关键原因。
大家还在搜:王俊杰首节替补登场便展现出极强的冲击力:拼抢进攻篮板造犯规、右侧持球突破上篮、接赵睿传球命中三分,甚至在罚球线附近完成空切暴扣,半场便拿下 10 分。他的正负值高达 + 9,是全队赢分效率最高的球员之一。然而,这些亮眼数据背后暗藏隐患 —— 他的进攻选择多次偏离战术要求:
这些看似偶然的失误,实则暴露了年轻球员在比赛阅读和战术执行上的稚嫩。郭士强赛后直言:“进攻端的个人英雄主义,会让球队陷入被动。”
相比进攻端的瑕不掩瑜,王俊杰在防守端的 8 次致命失误彻底触怒了教练组。通过慢镜头回放,这些错误被逐一拆解:
这些失误不仅直接导致失分,更严重破坏了防守体系的整体性。数据显示,王俊杰在场时沙特每百回合得分高达 118 分,远高于其不在场时的 1乐鱼网官网入口02 分。
郭士强弃用王俊杰的决定,本质上是战术需求与球员成长的矛盾爆发。当沙特末节变阵 “一大四小” 后,郭士强选择用朱俊龙打四号位以增强灵活性。但这一调整并未奏效 —— 朱俊龙顶防内线时篮板保护不力,雷蒙客串内线导致禁区失守,末节中国队狂丢 5 个前场篮板,险些被逆转。
这种用人争议折射出郭士强 “零容错” 的执教风格。他在 CBA 执教广州队时,曾因球员防守漏人直接暂停换人;2019 年世界杯更因周琦发球失误将其换下。此次对王俊杰的严厉批评,延续了他 “防守错误比进攻失误更不可饶恕” 的原则。
但争议同样存在:王俊杰的正负值全队第三,且进攻端展现出持球推进、三分投射等稀缺能力。媒体人邵化谦指出:“拉赫曼上半场已砍 20 分,王俊杰的激进防守并非完全不可取。” 球迷则质疑:“胡明轩多次失误却未被弃用,是否存在资历偏见?”
作为中国男篮历史上首位从大学生联赛直通国家队的球员,王俊杰的入选本身就具有里程碑意义。他 2.06 米的身高、2.08 米的臂展,以及在 NCAA 旧金山大学培养的持球能力,本被视为国家队锋线革新的关键棋子。然而,年轻球员的成长往往伴随阵痛 —— 他在热身赛中曾单场砍下 16 分,却因防守问题被冷藏。
郭士强在赛后采访中特别提到:“王俊杰创造了历史,但大学生球员进入国家队需要适应更高强度的比赛。” 这句话既肯定了其潜力,也暗示了成长的艰难。正如资深评论员苏群所言:“国际赛场没有温室,年轻球员必须在实战中学会生存。”
这场争议或许将成为王俊杰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若能从 8 次失误中吸取教训,他有望成为郭士强麾下又一位 “严师出高徒” 的典范;但若陷入心理阴影,可能重蹈张镇麟等新星 “一错就弃” 的覆辙。对于中国男篮而言,如何平衡即战力需求与新人培养,仍是亟待破解的课题。
相关搜索: